在当今人人参与的“碎片化沟通互动时代”,微商的兴起是必然的。相信有很多人把通过微信开店的当成了微商,更有人拿微商和淘宝相提并论。实际是上微商不仅仅局限于此,在移动终端平台上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的商业活动都可以称之为“微商”,微商具有投资小、门槛低、传播范围广、足不出户就可以推广和销售、只需要个体行为等特点,满足了大多数有意愿独立创业,却没有太多资本投入,也不熟悉企业运营的个体。 据了解,目前微商行业主要有B2C和C2C两类主要模式。B2C模式为通过搭建一个微商管理体系,提供完整的分销方案,有专用的销售系统,卖家依靠销售进行提成。而C2C模式则是通过品牌商找一级总代理,由一级总代理往下,层层发展代理商销售产品的纵向模式。其中,C2C是最为普遍又最有争议的微商模式。 相比以代购和海淘业务为主的个人卖家,C2C微商具有明显的层级性。据了解,C2C微商一般以品牌——总代理——一级代理——二级代理(区域代理)——三级代理(个人卖家)结构为主。 在经历了朋友圈被屏蔽,各种造假售假工具被曝光,各大分销平台崛起后,微商开始逐渐回归理性,从C2C走向B2C的商家越来越多,他们相互抱团,希冀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,寻求规模效应。
渠道立体化是趋势 随着微商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,渠道结构呈现出了立体化趋势,厂商、批发商、零售商、代理商、消费者有机地结合起来,构成了有机的网络系统。通过建立渠道“面”的网络化与系统化,提高渠道网络效率,最终实现渠道主体子系统及渠道客体主系统的优化。渠道的立体化可以将原来朋友圈层层代理、层层压货的现状扭转过来,代理商、经销商通过社交媒体分销即可实现在线交易。此外,微商想要借助技术来规范和满足发展需求,社会化分销平台就成为了微商的舞台,如微盟就通过SDP平台将分销商散乱、渠道管理失控、市场混乱、内部价格战、分销商窜货等问题予以系统化、平台化及流程化。 营销媒体化是重点 微商是一种先有认知再购买的信任交易,这对人、商品的要求更加严格,但只要用心经营,就可以达到用户沉淀。微商对营销和传播的要求非常高,无论是发动社群力量,还是粉丝的力量,前提是产品必须具备足够的亮点吸引人,这些亮点包括:故事、情怀、归属感、信任度、溢价等,微商媒体化是最节约成本的营销方式。 据网络数据显示,微商群体以学生、家庭主妇和自由职业者为主,比例总和高达八成,且90后群体占比高达63.38%。在这个年轻、富有活力的市场,风口上的微商有人说是千亿商机,有人说是膨胀的泡沫。但不管是什么,新事物总是伴随着马云所说的:“看不见、看不清、看不懂、来不及”。微商能不能成为下一个淘宝谁都无法预料,但能够确信的是,它将与PC端的电商形成强势互补,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利的购物体验。 微商,走好了别趴下 新鲜事物总有一个成长的过程,早年的淘宝亦是如此。微商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从兴起走向火爆,这得益于朋友圈的海量用户基础与熟人社交属性。社交平台为微商提供了具有先天优势的温床,看准了机会的品牌商和代理商可谓先富起来,而个人卖家的获利却又有多少?正因如此,上层获利,底层出力的商业模式是注定走不远的。只有让数量庞大的个人卖家也有发展空间,实体物品能真正进入市场流转那才能形成巨大合力,将草根经济推向高潮。反观早年的淘宝就是最好的例子。在2015年,可以预见微商仍会突飞猛进,这将是决定性一年。如果这一年,仍有几百万卖家扎堆卖面膜、你仍然在哪都被拉黑、你仍然不知道手里的货要怎么卖出去时,微商就走到尽头了。 |